知責負責守責盡責
來源:甘肅紀檢監察網 2020-04-03 10:06:50 瀏覽:2331次 分享
來源:甘肅紀檢監察網 2020-04-03 10:06:50 瀏覽:2331次 分享
“能力越大,責任越大”,這是超級英雄電影《蜘蛛俠》中的經典臺詞。用這句話來形容權力與責任的關系也十分貼切——權力越大,責任越大。對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干部來說,權力就是責任,必須具備強烈的責任意識,做到知責、負責、守責、盡責。這是十三屆甘肅省紀委四次全會報告提出的明確要求。
知責是責任意識的前提條件。這不難理解,不知道責任所在,結果必然是“以其昏昏,使人昭昭”。知曉責任,方法有很多,加強學習肯定少不了,理論、知識、技能都得學,也要向他人學習、在實踐中學習。責任不是抽象的、模糊的,而是具體而清晰的,行使權力時要想到對應的責任是什么,在讓權力進入制度的籠子時,也套上責任的“韁繩”,如此才能言有所規、行有所止。
負責是責任意識的應有之意。行使權力,必承其責。責任的本意,就是一種義務,帶有強制性。換句話說,不管你主觀上愿不愿意,都要背負、承擔一定的責任,其對立面就是逃避、推卸責任,也就是人們常說的“甩鍋”。干工作得負責,這個道理不用說都明白。公權力關乎眾人利益,對黨員領導干部和公職人員來說,負責的意義更大,必須背起來、扛起來。
守責是責任意識的有效保障。守,含有護衛、遵守之意。刀不磨不利,這是生活中的常理,可以用在很多方面。比如紀律法律,其發揮作用必須以懲戒機制為后盾。違反責任不承擔后果,相當于沒有責任。有權必有責,失責必追究。行使公權力,自己首先以身作則,同時也要與不負責任、推卸責任、違反責任的行為作斗爭,保持責任的嚴肅性。
盡責是責任意識的最終體現。在其位、謀其政、任其職、盡其責。負責、守責,多少帶有一點被動接受的意味,而盡責體現的是一種主動性,所以也是最難做到但必須努力達到的追求。任何崗位職責,規定得再細,也難免疏漏,也常落后于不斷變化的實際。這就要求必須具備主動擔當的精神,比如在緊急時刻、必要之時,也要把沒有規定、不屬于自己的責任,先承擔起來,如此才能說是盡到了責任。
責任,既是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的道德操守,更是制度紀律的剛性要求。其實,對我們每一個人而言,責任也是實實在在的,它會讓我們的步伐更沉穩、人生更有分量,大家也不妨對照“知、負、守、盡”四個字要求自己?,F實中沒有像蜘蛛俠那樣的超級英雄,但一個有強烈責任感的人,就是真實世界的英雄。(王衡)